大家好,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防治凌汛的措施这个问题,河流凌汛解决办法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本文目录
我国主要采取什么措施来治理凌汛
在实践中认识到河内的冰凌如果没有水流作动力,冰凌静止不动,就不能形成冰凌危害。
所以水流应该是形成冰凌危害的关键。
如果控制水量,不使凌峰形成,可以避免冰坝的产生。
即使发生堵塞,由于来水量有所控制,可限制洪水位的升高,防止危害。
故在1960年三门峡水库和1968年刘家峡水库建成运用后,黄河上、下游的防凌措施,便由破冰为主发展到以调节水量为主、破冰为辅的阶段。
调节凌汛期河道水量的主要措施有:水库调节,利用两岸涵闸分水,分洪区滞蓄,展宽堤距等项措施。
随着江河的梯级开发,有足够大的水库库容,逐段拦蓄冰水,调节河道水流、温度,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冰凌危害。
防治凌汛的措施
(1)建立健全各级防凌责任制。按照防凌汛要求,贯彻落实以行政首长为核心各级防凌负责制,并从队伍建设、物料储备、工程防护、凌汛观测、迁安救护及凌汛抢险等方面采取措施,安排有关人员值班,按照领导、队伍、技术、方案、料物五到位的要求,做好防凌准备。
(2)加强防凌抢险队伍的建设与培训。防凌队伍实行专业队伍和群众队伍相结合,军民联防。具体抓好冰凌观测队、巡堤(坝)查险队、迁安救护队、冰凌爆破队的建设。
黄河有凌汛的原因耀世注册
受气温、水温、流量与河道形态等几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形成的。
气温变化的规律是低纬度河道冷得晚,回暖早,零下气温持续时间短;高纬度河道冷得早,回暖晚,零下气温持续时间长。相应的冰情变化规律也就是低纬度河道封冻晚,解冻早,封冻历时短,冰薄;高纬度河道封冻早,解冻晚,封冻历时长,冰厚。如某一河段因气温升高或流量增大而开河时,融冰水加河槽蓄水挟带大量冰块急剧下泄,而下河段可能因气温差异尚未解冻,在上游来水的动力作用下,水鼓河开,形成冰坝阻塞河道,致使水位陡涨,甚至漫滩偎堤,造成严重的凌汛灾害。
黄河的凌汛是怎么发生的如何解决
首先从字面上来解释:汛,即涨水;凌,即冰凌。凌汛的意思就是因冰块的阻塞而引起的河水上涨。那么冰块阻塞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情况:一是冬天到了,下游水结了冰,上游尚未结冰,造成下游冰块阻塞,引起上游涨水;二是天气变暖时,对于已在冬天全部结冰的河段,如果上游冰块先融化,下游冰块后融化,也会造成下游冰块阻塞,引起上游涨水。综上,不管是因天气变冷还是因天气变暖造成的凌汛,都要求发生凌汛的河段下游纬度比上游高,也即凌汛总是发生在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。因此,就黄河来说,自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只有宁夏段和下游的山东段。
关于防治凌汛的措施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能帮助到您。